阅读历史 |

第 95 章 第095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江见海没精神道:“有的吃就不错了。”

江欣放下手里的筷子,选择除夕夜饿肚子也不吃。

这半年都是她和江见海两个人在家,她大哥江岸考高中没考上,不久后就带着他二哥跑出去了,不知道到外面干什么去了,今年过年都没有回来。

过年也只有她和她爹江见海两个人过,过得这叫一个凄苦又寒酸。江欣坐着看江见海喝酒,憋了一会气,起身道:“我去二姑家吃。”

说完她就走了,留了江见海一个人在家继续喝闷酒。

江见海这半年都在堕落颓废中度过的,从苏城回来后手里还有些钱,现在也快要花完了。摆摊受了挫折以后,这半年他没再找事做,甚至有一点酗酒成瘾,快成烂酒鬼了。

日子实在过得太苦了,他没办法再清醒地活着,所以每天都想把自己喝得醉死。当然每天都喝醉也没那条件,所以就是醉两天醒天。

活得整个一醉生梦死。

江欣走了以后,他一个人在桌子边又干闷几口酒,然后便趴在桌子边缘抖着肩膀哭起来了。哭他记忆中美好的上一辈子,哭他一塌糊涂的这一辈子。

一边哭一边还拿拳头一下一下砸桌子,好像心里有无尽的悔恨发泄不出来。他的错不是从重生回来离婚那一刻开始的,而是从上辈子就开始了。

想起自己重生回来时候的意气风发,觉得自己这辈子一定能比上辈子更加好上一百倍一千倍,再看看此时此刻的自己,他捏着拳头就往自己脑袋上狠砸了几下。

毁了,一切都毁了,他的这辈子全毁了。

因为宁金生和胡秀莲以及宁波宁洋都没有出现骚扰宁香,宁香过完年就没有立即回学校,而是留在甜水大队多陪了王丽珍一些天。

进入了八十年代,新时代的氛围和过年的氛围一样越发浓越发重,村里村外比去年还要热闹。很多人大年初一的早上来找宁香拜年,大人小孩都有。

因为土地都已经分下去了,家家户户都不需要再按时上工去挣工分,所以年节里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过节,走亲访友一起热闹。

宁香和王丽珍自然还是没有亲戚可走,两个人自己在家热闹自己就行了。过了正月初五,她还去绣坊呆了几天,给村里的绣娘教了一些针法和刺绣技巧。

绣坊的气氛和从前相差不大,大家在一起除了干活,就是动嘴巴说各家的家常闲话。跟网友在网上吃瓜一个样,谁家有瓜就吃谁家的瓜。

反正话题都是随意聊的,全与自己不相干,聊到哪里是哪里,然后再评判上几句罢了。所以林家几兄弟摆摊的事,也完全在她们的八卦范围内。

说起这些事情,有个人自己思考的不多,都是听人怎么说就跟风信罢了。所以在这些绣娘的眼中,林家几个兄弟这半年也是不务正业在外头瞎折腾。

倒没多说林建东什么,毕竟林建东是大学生,他开学就上学去了。然后近来这半年,林家剩下的三个兄弟,还是东奔西跑出去摆摊,生产队的活一样不干。

对他们这种行为,生产队有意见的人也不在少数,甚至有人不客气说,如果年底他家工分不够抵的话,可不准他家这么欠着,毕竟他家不是没有壮劳力。

他家人口本来就多,一共十几口人吃饭,结果能干活的全都跑出去混日子了,根本不去上工。这样还让他家欠着的话,那得欠多少?

生产队可不养这样游手好闲的人家。

但这种会让大家都不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,年底统计工分的时候,林家吃了多少粮,减掉林父陈春华还有两个儿媳赚的工分,剩下的全都拿钱补上了。

关于林家兄弟摆摊的事情,风向又有了一点微妙的转变。

绣坊里几个绣娘又聊起这个事,有个绣娘也说:“他家几个兄弟出去摆摊,是不是真的很赚钱呀,一年下来不够的工分全补上了,他家那么多口人吃饭呢。还有分地的时候呀,他家一下子找许书记申请了两块宅基地,说是老大和老二要分家分出去了。分家那不得建房子嘛,他家那样的家庭,能一下子建出两套房子呀?”

可这种事情别人怎么知道呀,但现在大家也确实都开始怀疑,林家这不声不响的,任别人说什么都不解释也不吭声,怕不是真的在闷声发大财呢。

于是过年这前后呢,就总有人到陈春华面前探话去,想问问他家去年一年到底赚了多少钱。但是问来问去,陈春华都是笑呵呵的一句:“没多少啦,反正够吃够喝的。”

没人知道具体的,于是八卦几句也就算了。

宁香不跟着一起八卦,只是在做绣活的时候低眉笑着。

其实林建东从来都不是一个小气的人,宁香猜想他家把赚钱的事一直瞒着,不多带别人一起赚钱,多半应该是考虑不能影响到生产队的正常生活。

他家被人家指指点点瞧不起不是个大事,但如果他带着大家全都跑去摆摊赚钱了,那生产队的活谁来干?闹到许耀山那里的话,可能直接谁也不让干了。

不过现在倒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